自费包场搞观影
制作人:并非较劲,而在找出路
10月21日,笔者连线《岁月无声》制片兼出品人王兵,他首先表示此次发起的观影活动已通过相关文化、公安部门批准。对于小成本影片口碑不错但无场次的情况,王兵多次感叹“不公平”,“影院排片经理通常只问三个问题:"导演是谁?投资多少?主角是谁?"他们不会更多地关注到电影的情怀与质量。”他表示,“《岁月无声》上映第一天全北京仅排了40多场,同天上映的《大海啸鲨口逃生》排了300多场。影片上映以来,整个上海仅有5家郊区影院上午排有一场,观众几乎没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他直言,自己能理解影院的营运压力、考核指标的问题,“所以我举行观影活动,为小成本影片寻求一条出路,探索一个新的营销方法。”
多排小片勉为其难
影城方:无政策,无宣传,无人看
据悉,《岁月无声》是12日上映,很多影城每日排片只有三四场,且在三天内下片,还有些影城根本没有上映该片。某影城管理公司的杨菲透露,该片在公司下属影城上映到15日下片,共拍映10场左右,平均上座率不到两成,“再排下去,票房都抵不上放映成本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三无”电影在影城遇冷,实际上的原因还是“三无”:“无政策,无宣传,无人看”,“没人看的原因除了影片不够商业,和前两者也有很大关系。片方还是得宣传。此外,将弱势电影直接推到本就浮躁的中国电影市场,这对小成本电影伤害很大。电影局还是应该给点政策,让小成本电影的腰杆也能硬起来。”
市场规律难改
影评人:可凭口碑转型拍商业片
小成本电影不受市场待见的情况,近年屡见不鲜。知名影评人崔汀直言,影迷的选择是很难改变的,“都是花钱,影迷肯定选择《环形使者》、《鲨口逃生》,而非小成本影片。”不过,崔汀也提出:电影有口碑,导演才有出路,“《蝙蝠侠前传》系列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处女作《记忆碎片》被封为经典,但票房很差。不过该片让诺兰一战成名,给了他执导商业片的机会,这是好莱坞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在中国也慢慢形成,《画皮2》的导演乌尔善就是一个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