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占美摇臂  Cartoni  LED  Focus  Lambda  P70  LED显示屏  P90  摇臂  P20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真伪争论再起 3D电影如何解除“信任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03  作者:LRH  浏览次数:1107
核心提示: 自《泰坦尼克号》2D转3D电影在中国狂卷10亿元票房,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批转制3D电影。11月,随着转制3D《2012》在中国上映
       自《泰坦尼克号》2D转3D电影在中国狂卷10亿元票房,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批转制3D电影。11月,随着转制3D《2012》在中国上映,一场关于真伪3D的争论再次掀起。视觉享受还是圈钱阴谋,3D电影如何解除“信任危机”?
    
中国成转制3D“特供市场”?

  11月,好莱坞电影《2012》以3D的形式再次登陆国内院线。这部曾在中国拿下了4.65亿元票房的灾难大片,虽然触动了中国观众“末日情结消费”的神经,但也陷入了“3D圈钱”的质疑中。

  在很多观众看来,此次《2012》披上“3D”新衣重新上映,就是想复制3D版《泰坦尼克号》在内地的票房成绩——今年上半年,3D版《泰坦尼克号》全球公映,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掀起热浪,却在中国狂收10亿元票房。

  对此,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中国区发行负责人张苗予以否认——此次上映的3D版《2012》中有大量场景是用3D理念构建并用3D摄像机拍摄的,但由于当时电影界并不看好3D的拍摄技术和市场前景,所以影片最终还是以2D形式上映,“留下了遗憾,也为后来的重建打下了基础。”张苗介绍说,《2012》的3D视觉重建从去年7月启动,到今年10月中下旬基本完成,“对于导演来说,它更像是完成了一次技术使命”。

  浙江新远国际影城负责人认为,一些大场面、大景深、层次感明显的影片是适合转成3D的,尤其像《泰坦尼克号》《2012》这样的灾难大片。“3D拍摄还是3D转制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技术有没有达到要求。”

  尽管片方否认是“中国特供”,但片方会有“3D版重登中国”的投资,显然也是由市场和观众需求决定的。有数字表明,目前中国3D银幕达8500块,并可望在年底突破1万块,是美国以外最大的3D电影市场。

  3D转制遭遇信任危机

  “近两年关于3D转制、真伪3D的争议声之所以不绝于耳,说到底是因为这是一门新兴的、尚未成熟的技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说,所谓真3D指使用专业的高清3D摄影机直接拍摄的3D电影;而另一种则是首先按照常规方式拍摄2D电影,后期再经过电脑技术转制成3D立体的效果。“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3D电影实现形式。”

  在这其中最为诟病的就是2D拍摄、后期转制3D的电影。这些作品数量不少,已经到了“3D转制必给差评”的地步。

  把2D电影制作成3D的过程称为“3D转制”,听上去像是把VCD转DVD、MP3转CD一样轻松简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阿凡达》3D视觉效果总监查克·康米斯基曾表示,好的转制意味着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并确实感觉到画面是3D的,不会带来不适和压迫感。相比较直接进行3D拍摄而言,目前2D转制3D需要庞大的技术队伍做绘图、建模等工作,高质量的2D转制3D的制作费用也很高。

  对此,赵宁宇表示认同。“并非3D拍摄一定优于3D转制。比如在成像效果方面,3D摄影机还无法与传统胶片摄影机相媲美,如何在3D和最终画面效果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是至今都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赵宁宇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国内外3D技术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完善的制作规范和明确统一的评价基准,才导致各种粗制滥造之作鱼目混珠。

  3D技术:“甲之毒药,乙之砒霜”

  “甲之毒药,乙之砒霜。”在电影界,3D是项让人又爱又恨的技术。一方面,它能让观众更快更直接地沉浸在电影的氛围当中;另一方面,它也能让电影徒有其表,让电影本身退居其次。

  不可否认,随着80、90年代青少年逐渐成长为电影主流消费群体,将当年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通过成本不高的3D转制的途径重新上映,实现收益最大化,“钱”途可观。“但无论如何3D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只有已经有了好的电影,才可以通过3D让人感受到更大的乐趣。”查克·康米斯基说,盲目跟风很容易引起观众反感。

  在真正对观众负责的电影人的手中,没有“真3D”和“伪3D”,没有“实拍3D”和“转制3D”,只有“好3D”和“差3D”。

  让人颇为欣慰的是,3D版《2012》同期上映的,还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被公认最难影像化的电影为滥觞的3D电影做出了很好的典范。让3D回归到一项普通的拍摄技术,本本分分地为剧情服务,而不仅仅是在银幕上拉出夸张的景深,不仅仅是把“3D特效”当作捞钱的宣传噱头。专家认为,让3D回到电影中的本来地位,让观众身临其境,而浑然不觉技术本身的存在,才是3D作为一项电影技术存在的真正意义。

 
 
[ 最新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占美摇臂租赁 | 提词器租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粤ICP备14076885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