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11月19日晚,万达、广州金逸珠江、新影联、广东大地、上海大光明等13家院线正式做出“回击”,联合发布了“关于对《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通知》的意见”,反对发行方提出的修改分账比例的要求并强调,“如果发行方坚持,将有可能造成影院大规模拒绝放映的严重后果”。双方态度强硬,票房分账问题仍在对峙僵持中。据业内人士透露,争执本周有望出最终的结果。
回顾: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去年,《金陵十三钗》的出品方及发行方曾联合宣布片方分账比例由43%涨为45%,引发争执。2012年的贺岁档,《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大上海》、《血滴子》、《十二生肖》、《泰囧》等众多电影都瞄准这一档期。多家片商集体向院线发难。
中影股份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华谊兄弟、天津博纳文化传媒、星美(北京)影业和光线影业等五大国内主流制片和发行巨头11月14日突然要求将国产片票房分账比例提高,从原先片方和发行方的43%-57%提高到45%-55%,让即将来临的贺岁档开始弥漫“火药味”。星美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覃宏当时曾对南都记者乐观表示,院线理应会做出让步。
不过,院线方面并未有“让步”之举。五大发行公司的联合通知发出两天后,中国放映协会和院线在深圳举行紧急会议。多家院线表态,反对发行方提高分账的比例要求,并称对方“不懂规矩、不懂历史、不合情理、不掌握时机、不懂政治、不懂方法、不讲情义、见利忘义”。
进展:13家院线结盟,反对改分账
19日晚,13家院线以联合发出意见书,正式回应(右图)称,近两年院线和影院的经营成本倍增,全国影城已造成大面积亏损,“自中国电影全面数字化以来,各院线及影院纷纷自行投资进行影厅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并投资引进先进的3D电影放映技术和服务器系统,以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观影需求。与此同时,影院一直面临房租成本直线上涨(部分地区已高达25%)。”
对于调整分账比例的要求,影院表示坚决反对,“在目前院线和影院发展较为艰难的时期,发行公司突然进行分账比例的上调,对电影终端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若贵方坚持,将有可能造成影城大规模拒绝放映的严重后果。”院线还呼吁,建立和完善行业市场协商机。院线也将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广电局及宣传部做汇报。
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则通过微博呼吁全体贺岁片出品方、发行方出席本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的“院线2012冬季看片研讨会”。据悉,该活动由三十多条院线联合举办,新影联和《综艺报》承办。
昨日,一纸盖有13家院线的红头印章的声明可谓是“蔚为壮观”,有业内人士戏称是“十三太保”联手御敌。对此声明,各大发行方相关人士均不愿做出回应,不过一位发行方高层称,“其实没影响,片子最终该上还会继续上的。”———@艺恩咨询
微博声音
你们争,观众呢?
@香港警匪电影创作室:五大影业:“我们不给你片子你院线就会断线!”13大院线:“我们不让你上映你影业就会失业!”观众:“我们不买你们门票,你们就会全部傻掉!”
@电影人程青松:观众支持好电影,电影没拍好,抢钱骗钱,生产电影界的三鹿奶粉才是最应该抵制的!
“不提高分成,休想拿片!”——— 片商
“不懂规矩、不懂历史、不合情理、不掌握时机、不懂政治、不懂方法、不讲情义、见利忘义!”——— 院线
“我们不买票,你们全傻掉!”——— 网友
小资料
票房分账变迁知多少?
影片的票房需要分账,片商(可再内部细分为不同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和影院(可再分为院线管理方和影院经营体)按照比例分配票房收入。这个比例在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后发生过几次变化,开始是进口大片制度启动期的35%-65%,放映方拿到大头;此后民营电影公司兴起,中国式商业大片诞生,片商将自己的分成比例提高到约40%;2008年底,再经广电总局发文“建议”,片商分账比例“不得低于43%”。该文件下发后,放映业普遍表示今后自己的“经营性收益将明显缩水”。
2011年贺岁档,《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提出要求将发行方的分账比例由43%提高到45%,并且提高最低票价,此举引起院线方面的抵触,并在北京联合发起拒绝张伟平要求的事件。最终双方各退一步,以票房5亿为界,在5亿票房内,新画面与院线的分账比例为45%-55%;超过5亿,新画面和院线的分账比例则将调整为41%-59%,这场票房分账比例之争最终告一段落。
一种意见
2%的分账之争凸显片商院线不再“共富”
不管谁输谁赢,别让观众买单
针对近日五大片商与院线展开的票房分账之争,来自21CN娱乐的一篇分析文章详细剖析了背后的利益纷争。文章表示:整个事件并不会改变“贺岁档”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票房热点,只是围绕着这2%(指片商从43%涨为45%)利益纷争,不难看出片商与院线的立场转变和整个行业“恨人有、笑人无”的博弈规则。对于普通观众最直接的影响是:很可能票价提高。
院线绝对弱势,贺岁档分账几成定局
普通观众和网民可能并不理解2%的分账改变能对行业带来多大触动。让我们来算一笔账:按照业内估算,本年度的贺岁档总票房数量会超过20亿人民币。如果五大片商得逞,将活生生地从院线嘴里抠走超过4000万元的分账,这相当于近10家院线的年收入总和。对于院线来说,煮熟的鸭子被人掰走一条腿,当然不好受。
从放映协会的会议结果来看,院线已处在绝对的弱势——— 毕竟在巨大的“贺岁档”经济面前,“罢映”五大片商作品需要天大的勇气,相信没有任何一家院线敢这么做。甚至可以说,五大片商联盟已形成绝对优势,院线最终妥协基本已成定局。没有“父子兵”,只有明算账。唯一可以挽回的是争取与“五大”协商仅仅在“贺岁档”施行特殊分账,以免整个2013年度票房蛋糕都跟着缩水。
别让观众买单,分账或导致“偷票房”频生
分账之争爆发后,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忧:最后结果很可能是由观众买单。在利益被分走后,院线很有可能会通过提高票价、用观众的钱来弥补损失。这种可能几乎是必然的,但并不一定形成绝对性的普遍行为。毕竟,今天的院线竞争要远比片商间更加惨烈,打折、会员制、团购等等促销方式已成惯例。作为观众,只要不是“冲动消费”,就能通过很多渠道避免这种“买单”。
如果观众都不是“冲动消费”,院线该怎么办?其实,无论是分账改变还是消费群体理性化,对于院线来说,更多的是“赚的少了”而不是“赔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恐怕在高度竞争的院线环境中,“偷票房”和“票房转嫁”(买爆米花送影票等促销行为)会成为更普遍的行业问题。
总之,无论片商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院线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从观众的钱包里掏钱。院线过度依赖有票房号召力的大片,而片商依仗着院线没有更好的选择而持宠生娇。过度的利益诉求是导致这种买卖平衡破裂的主要原因。对于观众来说,贺岁档就在那里,他们谁输谁赢,电影还是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