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中摇臂与摄像机三脚架有一定的区别,三脚架是为摄像机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及水平、仰俯拍摄角度,而摄像摇臂在此基础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为摄像机提供一个多角度拍摄的升降高度。可以让摄像机拍摄到很多固定机位无法拍摄到的镜头换面。摄像机摇臂也正是凭借“臂长”优势得到了摄像师的青睐。
摄像机摇臂根据拍摄需求的不同,有3米、5米、8米、10米、12米、15米等不同的规格。在使用中很多人认为摇臂长度越长,拍摄空间的效果就会越好,其实这不一定。摄像摇臂虽然是营造镜头空间感最佳工具,但是还是需要注意很多技巧,一些拍摄误区需要注意。
很多朋友在设置镜头的调度时总爱把摇臂从最低升到最高,其实这个效果在很多时候并不理想,甚至高到一定程度,镜头就会太俯,有的画面看起来就好像监控器偷拍的一样,今天咱们聊的不是不推荐使用升降镜头,而是推荐尝试更多的综合曲线调度。
平摆臂
其实平摆臂的外曲线效果是很棒的,无论是应用在文艺节目、影视剧,还是广告片中效果都非常的出众,很多电影都会用摇臂作为支点做平摆臂拍摄,很多时候操作“大炮”的炮手都会在前面推行臂体,目的就是要大的跨度,在这里我要建议大家最好在摄影机划过的轨迹当中设置一些前景,这样有了相对运动效果会更加的明显,如果是后期需要做突然变速的效果那么最好设置至少两个层次的前景,那样变起速来空间感会更加的明显。
利用摇臂做跟踪拍摄
这种拍法在电影中很常见,尤其是很多的大片中的长镜头会经常用到此手法,它比斯坦尼康拍摄的更加稳定,在这里多说一句,斯坦尼康是个高度人机结合的产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是那些山寨的“样子货”拍摄的镜头往往是高频振动没有,而画面一直在晃动,大家可以仔细的看看电视里的跟镜头是不是很多如此,好了咱们还是回到利用摇臂跟镜头的话题中来,一些大跨度的跟镜头中会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摆臂法则,“平摆臂、升降、两轴向摆臂(同时升降和平摆)”等,比如镜头先是跟着某位演员走,此时用到了平摆臂,然后跟着演员上楼,这是用到了两轴向摆臂,然后跟着从二楼调下,此时又用到了纯升降镜头。
摄像摇臂在拍摄中除了升降拍摄能为摄像师提供一个拍摄“制高点”,它主要的作用是表现规模和场面,为了营造画面的空间感而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