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真人秀产生的原因的相关研究中,“消费社会”的概念被广泛运用。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博德里亚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状提出了“消费社会”这个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状况却截然相反。这是一个充满了预防性的白色饱和了的社会,一个没有眩晕没有历史深度的社会,一个除了自身神话或者不断神话外,没有其他神话可以立足的消费社会。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人们产生了一种“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心理,往日那些经过日常训练,实现排练好的节目不再吸引人。
鲍曼通过分析真人秀节目《老大哥》得出了“节目实际上是社会模型”的结论。他认为《老大哥》讲述的实际上就是观众的故事,观众曾经感觉到,他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故事中。但是现在,他们栩栩如生地看到了它,看到它被还原为毫无遮掩的本质,看到它在类似于实验室这种纯粹的环境下上演,以至于没有想象和怀疑的余地。
2、 从受众的角度研究真人秀节目。
洪丹编译的《真实电视的真实谎言》一书中,提到宾夕法尼亚洲社会学助教贝丝·蒙泰穆罗在对真人秀观众消费心理进行分析时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偷窥的欲望。这类节目对参与者实行完全的监控,等于是把他们赤裸裸的放在所有电视观众面前,抹掉了公开性和私人性的界限,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望。”
此外,安德鲁·古德温在《电视的真相》中提出,真人秀电视节目通过游戏等娱乐要素抚平观众的心灵创伤内核,释放心理压力,为普通人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满足大众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等。
3、 社会化语境下的真人秀节目生存之道。
约翰·菲斯克在《解读大众文化》中提到,无论是批评或者辩护,说明的正是这样一个事实:真人秀本身并不是罪恶,滥用真人秀才是罪恶。真人秀本身无所谓善恶,重要的是必须在娱乐和伦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所有娱乐文化必须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有关真人秀节目的研究多为案例分析,热点仍是真人秀的本土化,很多学者探讨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过程中取得的突破、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国外学者多把真人秀节目放在社会大环境下,探究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来源:“泛真人秀”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与传播创新——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为研究样本
来源:“泛真人秀”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与传播创新——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为研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