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级阶段:以《生存大挑战》为代表的电视+短信投票模式。
真人秀是被节选的生活,它让观众看到了平常人的不平常的遭遇。节目中的参与者也是个性迥异,或个性强烈、敢于表现,或内向沉寂。这些性格各异的人们在摄像机的记录下,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发生怎样的故事?在缺乏其他媒体整合传播的环境下,内容是真人秀节目抓住观众的唯一有力砝码。广东卫视于 2000 年推出的《生存大挑战》是最先获得较好收视率的本土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的主要看点就是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参与者被分为生存队和挑战队进行竞争,决定他们晋级之路的不仅是摄制组成员和电视观众,他们的竞争对手和队友也有投票权。这一规则的设定使得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节目也变得更加紧张好看。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真人秀已经有了与观众互动的尝试,但受制于当时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尝试并未铺开,而是仅限于在电视上播出,加上场外观众短信投票的初级模式。
(2) 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传统电视+短信投票+网络媒体模式。
湖南卫视于 2004 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在媒介融合上进行了一些新兴的尝试,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该节目在保证传统电视媒体覆盖的前提下,使用网络媒体进行辅助传播。节目制作者敏锐的觉察到该节目的受众以青少年居多,这些人也是新媒体的热衷者。当时,网络媒体在我国已迅猛发展,普及率大大增加。该节目除了保留观众短信投票这一互动方式外,还增加了不少新颖的交流平台:新浪、搜狐、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的 BBS 和 BLOG 站点都设置了《超级女声》专题,一时间各类热点讨论、网友观点、聊天室访谈层出不穷;另外,还推出了网络投票、手机资讯等方式。这样一来,节目便把电视的影响力平移到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
值得借鉴的是,《超级女声》还把眼光延伸到了线下媒体,推出了图书和音像等衍生品。借助这些平台,创造出节目第二轮、第三轮的价值。
(3) 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全媒体联动地毯式传播。
真人秀泛滥后,收视率曾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近几年,社交媒体的兴起帮助真人秀节目把一部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拉回到了电视机前。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是内容创新的成功,也是融入了社交媒体的全媒体传播策略的成功。
除了以电视媒体为主力,该节目还在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中设置了专题页面对节目进行了宣传。此外,《中国好声音》还利用了微博这一时下最火热的社交媒体,传递节目相关信息。另外,该节目也积极尝试与视频网站合作,延展了节目的覆盖面。例如,《中国好声音》与爱奇艺形成了合作互补关系。除了把节目实况搬到该网站,还合作推出了《中国好声音后传》等在电视上看不到的节目。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发挥了各媒介的优势,借助于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发展,实现了全媒体、多屏化的传播,充分扩展了节目的受众群体。
来源:泛真人秀”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与传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