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数量规模巨大但价值稀释的电视剧产业,与韩剧产业相比,为什会相差如此悬殊呢?下面通过生产层面、价值层面、政策层面等等方面来解析解析中韩电视剧产业的差异的原因。
一、生产层面:制作团队的专业化程度的差异化。
在韩剧制作体系中,编剧处于核心地位。韩剧生产制作虽然也实行明星制,但编剧才是剧组的灵魂。一般情况下,导演、制片人要听从编剧的意见,编剧要介入演员的挑选,编剧的进度决定着电视剧的拍摄进度。这一点与中国大为不同。中国电视剧需要编剧先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编写成剧本,最后导演与编剧对剧本进行完善之后,才进入拍摄阶段,一旦进入拍摄,编剧的使命基本结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不少剧本编写已经呈现出“分包”制。某一个知名编剧成立工作室承担编剧工作,或在一部剧的编写工作中牵头,但剧本往往被分拆成几个部分,由一些不知名的人员分头编写。这样就可以缩短编剧时间,知名编剧甚至成为“工头”。其剧本质量往往不稳定,究其因,就是编剧缺乏被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价值层面:产业链管理的完整性。
中国有数量规模巨大的电视剧生产企业,剧集生产量也稳居世界之首。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就如同叉开手指去应对握紧的拳头。这里说的手指和拳头,就是产业的分散度问题,是核心企业的产业链管理能力问题。
韩剧一直奉行“制播合一”的管理体制,一是韩国广电业管理体制所致,二是生产制作电视剧可以让电视台获得一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有受众市场。体制与经济两方面的因素致使电视剧一直被电视台及其下属公司所垄断,独立制片商插手电视剧制作的可能性比较小。韩国三大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大多由下属的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两者之间是定购关系。根据预算,电视台事先要付给影视制作公司整个拍摄资金的35%—45%,所以制作公司一般没有资金压力,就想把剧本做好,以便电视台来定购。
三、政策层面:宏观调控管理的合理性。
韩国政府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倡导者,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韩国政府清楚认识到,无论是获得信息的动力,还是拓展产业链的长度,处于市场第一线的企业更具有优势。为此,韩国政府并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注意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可以说,韩国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之一,正是处理好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把政府的推动因素放在了合理的位置上。
与韩国相比,无论是政策规制还是专门扶持,中国电视剧的管理政策都亟待调整。政府管理应尊重电视剧产业发展的规律。比如,对题材的管理慎用一刀切的方式。制定政策引导电视剧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环节进行限制性保护。
以上由影视器材网提供,更多资讯请关注影视器材网!